一部手机毁掉一个好学生,沉迷手机有多可怕?
2018-09-03 14:11:46 来源:广东睿博教育 评论:0 点击:
多位老师反映,当前高中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并且几乎都会带到校园来。除了满足最基本的和家长通讯的需求,绝大多数学生手中的智能手机是用来做和学习无关的事情,最主要的是刷扣扣空间、玩游戏、看视频、定外卖和收快递。
很多学校是明令禁止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但这个规定往往收效甚微,于是改成“可以带手机进校园,但是不能带进教学区”。这又有什么区别呢?只不过五十步笑百步罢了。因为决心带手机进校园的学生,就一定会把手机带进教室。手机带进教室,不但上课让学生分心分神,甚至在考试作弊中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一言以蔽之,禁止手机进校园,何其难也!
不当使用智能手机十宗罪
网上疯传一篇文章《欲毁掉一个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该文陈述学生不当使用智能手机的“十大罪状”:
1、成绩下滑,学业荒废
2、考试作弊,带坏学风
3、色情泛滥,腐蚀心灵
4、谈情说爱,乱交朋友
5、盲目攀比,不择手段
6、带坏他人,影响一片
7、性格冷漠,亲情疏远
8、身体虚弱,精神失常
9、近视成灾,影响择业
10、性格扭曲,频现命案
不可否认,这些手机的坏处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是也不能把手机完全当做洪水猛兽一样去防着,毕竟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给人们也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对于高中生来说,带手机确实弊大于利。
手机问题的本质是自律
什么样的学生不爱玩手机?尽管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是个难题,但是据观察,依然发现有很多班级(主要是“好班”)的学生基本上能够做到不带、不玩手机,或者全班共用一个诺基亚非智能小手机,有紧急情况或者收快递短信可以公用(为这样做的学生和班主任点赞!)。其实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和家长沟通的需要,在校园内设置了许多家校公共免费电话。可以说,如果想要禁止学生带手机,是完全可以,也是完全有相应的保障措施的。没有了手机的干扰,这些学生精神饱满,行动力强,心无旁骛,动力十足。
而那些整天沉迷手机的是怎样的学生呢?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尤其高中时间紧迫,作业多、任务重、压力大,基本上没有见过沉迷手机的孩子能保持优秀的成绩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可以肯定的是,学习上成就感较为缺失的孩子更倾向于从手机中寻求放松和快乐,因为他们的压力更大。但同时,越发沉迷手机,学习上亏欠的越多,他们越可能失去成长的自信,越发想把注意力投向手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整节课、整天玩手机,晚上不睡觉玩手机,上课打瞌睡“一觉不醒”的极端状态。因为他对自己都已经失去了希望。
这些沉溺手机的孩子都有一些共性,没有目标和动力;时间管理能力差,没有自制力。这些问题其实都指向一个问题:自律能力。
坚毅也好,自律也罢,其实就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遇到困难就退缩,坚持三天就放弃,呆在自己的“舒服圈”里不想出来,那你就不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点之一,就在于人是有思想的,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目的,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动。但是,人如果总是想按照自己的本性去做事,就会把自己降格为动物,让本能支配自己。这不是率性而为,而是任性。对自己持放纵态度,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任意胡为,不考虑行为及后果,是个体不成熟的表现。
破解手机难题家长是关键
培养自制力,需要父母做榜样。
(一) 父母树榜样
纵观当今社会,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无法拒绝手机的“魅力”,沉溺于手机的现象随处可见。很多父母丝毫不注意自己对孩子的影响,公然在孩子面前做“低头一族”,这些对孩子都有负面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家长的榜样作用,在手机的使用上自律自控,合理使用,强调手机的实用性而非娱乐性,这样,教育孩子的时候才有理有据,起到言传身教的效果。
(二) 使用有契约
家长需要意识到,手机不是买了给孩子用就结束了,而需要在使用时间、使用内容上给予孩子指导、约束,需要与孩子建立手机使用契约,进行行为塑造。发现孩子有沉溺手机的情况时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重视和给予干预,对孩子的生活、学习和娱乐做好调整。家长的监督、提醒和协助有助于孩子遵守诺言、履行规定。
(三) 生活巧安排
当孩子知道自己的生活如何安排时,内心有足够的动力时,对手机的依赖自然就减少了。对于住宿制的高中学校,家长在孩子学习问题上也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但是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一起策划、安排、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对兴趣爱好的投入,对学习的探索。高中学习生活枯燥、单调、紧张,孩子的压力比较大,父母的陪伴与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要办法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阅读与运动的快乐、生活的丰富与美好和兴趣爱好的减压作用。有了充实的生活,学生自然能够意识到手机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只是给人提供方便的一种信息沟通工具,它应该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它的奴隶。
高中生如何根除手机依赖
首先,你要知道已经高中了,很紧张也很重要。
摸着良心问问自己,你对手机真的那么不可割舍吗?没有APP,没有手机词典就不能正常学习吗?或者会造成很大损失吗?
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别为自己割舍不了手机找理由。
你用手机查英文单词或者成语比用词典快,但是用词典的记忆深刻,亲测有效。而且搜题啥的,自己动脑子,或者问老师问同学。你如果一有不会的题就查,的确当时很方便,但是会有依赖。
再者,问问你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吧,是来自别人不管屁用的虚荣,还是一份理想的通知书。
案例分享1:
本人已经大一,高三时玩了一年手机,考前几天还在贴吧上晃哒被喷死……
亲身经验告诉你,这个确实影响学习,但是偶尔玩一下感觉还OK。手机的学习性很差,抱着学习的心态用手机会发现其实那些学习软件的利用率很低的,那些学习软件刷题软件的实用性远远没有做套真题来的实在。如果想放松的话拿手机听听歌看看新闻聊聊天也蛮好的。
自控能力差的学弟学妹平常就不要经常玩手机了。走读的话可以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里浏览下各类信息,注意一定要时间固定!!!拿上手机根本停不下来完全就是作死!!!
住校的话在学校里也没什么用手机的必要,放假了可以稍微用用。
总之呢,尽量减少玩时间,还是以学习为主。
案例分享2:
我每天都带手机去学校,然而并没有什么时间玩,或许唯一的功能就是早晚的背单词 。其实对于高三这种时候用不用手机这种事情,我觉得主要都是看自制力。 自控力差的就不要用手机了,自控力好的同学可以用一下。
总之高三了要记住:
千万不要看小说!千万不要看小说!千万不要看小说!
9个建议做法:
1.不带手机或带老人机上学,不接受任何理由的反驳。
“我要查单词”“你可以用电子词典(没有游戏和小说那种)”
“我要看时间”“你可以带手表”
“我要刷题”“怎么?学校的题目还不够多?”
“我要跟家里人联系”“老人机帮到你~”
“我要查时政热点,查单词、刷题...........”
“好吧,我让你带,不过~请自觉的上交老师,跟老师约定每天一个时间段查看你要查的所有内容,用完放到老师那儿,要回家了再拿回来”
2.关闭微信和QQ的新消息提醒
相信我,微信和QQ的即时消息大多都是闲聊或者不需要立即回复的信息。如果真有谁有重要的事情找你,他们一定会打电话的或者通过老师联系你的!
3.打开群的消息免打扰功能
很多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群,有的群十分活跃,每天消息不断,还不时有土豪发红包。
不断查看群消息,抢个几毛几分的红包却是会严重影响我们学习的专注度的。所以建议大家:对你所拥有的群进行一次精简整理,退出无意义纯闲聊的群,将幸存的群打开消息免打扰。学习时间可以直接关闭微信或QQ。
4.取消朋友圈照片更新提醒
很多人打开微信看见朋友圈有更新的小红点,都会抑制不住地非要点开来查看一番,生怕错过了什么大事,跟不上朋友们的节奏。
但当你习惯不看朋友圈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错过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消息,人与人之间,彼此眼神的交流,面对面地分享日常的喜乐,不比在朋友圈的点赞更能增进感情么?
5.降低更新朋友圈的频率
克制自己发朋友圈,求点赞的心理。
幸福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感受,喜怒哀乐都可以直接地与身边人分享,并不需要通过刻意的“晒”来刷存在感,也不用依靠别人的认同获得自我满足。
6.卸载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手机游戏及娱乐APP。
再次提醒一下,你们已经是高中生了,即将奔赴战场,就一定不要沉迷游戏了。
7.清理手机里的电子书
看时政新闻是一种很好的了解社会、积累作文素材的方式,但是如果你只是沉迷于各种娱乐性质的虚构类小说,那就劝你不要看手机了。
8.在需要专注的时间打开手机免打扰功能
在需要专注学习的时间里,建议大家给自己断网,手机也要打开免打扰功能(可将几个重要电话列入白名单)。
9.早起和睡前不要碰手机
睡前和早上醒来,是我们的手机依赖症最容易病发的时段,所以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在这两个时段,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我们可以培养在睡前看一会书的习惯,建议大家休息时间好好休息,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睡眠。
延伸阅读
别让手机偷走你的大学梦
(有删减)
南京市第九中学张恒柱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尊敬的各位嘉宾:
今天,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学期。
学生沦为“手机控”后果很可怕
开学前两天,偶遇一位来校为孩子充饭卡的高二同学家长,短暂的交流中得知孩子是个手机控,因为手机,父子关系疏离,家庭战争不断,他言谈中的愤慨与叹息能让我深深感受到一位父亲的无奈与无助。
我安慰了他一会儿,并提了一些建议,但送别家长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位教育人,我明白这个问题困扰的绝不仅仅是一个孩子,一对父母,一个家庭。
德国顶尖脑神经学家、哈佛大学教授Spitzer近年的力作《数字痴呆化,数字化社会如何扼杀我们孩子的脑力》让我们看到,这已经成为世界难题。
德国是个教育零成本,零门槛的发达国家,手机、网络的普及比中国更早更快更广,Spitzer教授在认真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当今德国小学入学新生多动、易暴怒、提笔忘字、做题粗心、记忆力差、词不达意、协调性差、粘人、孤僻等等问题,都比移动时代之前的孩子有了明显的增加。
他认为,对智力建设没有帮助的行为包括:电视、电玩、网游、网络依赖。作为一个著名学者,Spitzer教授看得更远,他看到的是数字痴呆化对一个人整个人生的影响。他认为沉溺于这些行为的人在学习阶段表现为各种学习障碍和自我管理问题。到了中年晚年,就会导致失业、生病、破产、孤独、抑郁甚至早死。
来到九中并慢慢熟悉九中后,我越来越被她吸引,也深以她为傲,公允地讲,九中不愧是一所不可多得的值得尊敬的学校,之所以令人尊敬,我觉得核心是三句话“学校有梦想,教师有情怀,学生有思想”,我和老师们将我们的办学思路概括为“创造适合城市学生发展的高质量教育”,也就是城市高中模式。
我一直不认为这是个价值判断,城市高中和县中相比没有优劣,但从资源上讲,城市孩子比农村孩子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所以城市高中的教育就是要立足优势,挖掘特长,我们追求的不只是优异的高考成绩,我们期待从九中走出的学子更有思想,更有情怀,更有担当。
“百度一下”创造不了苹果,也拿不到诺贝尔奖
思想从哪里来?
真正的思想,来自于对学习的严肃思考和不懈努力。
中学生活的真谛就是学习,努力学习就是我们中学生的一种责任。
在报到前三天,我们推出一则微信“假期过完该收心了。请严肃地告诉孩子:学习肯定苦,所有人都一样”。这则微信在最后提醒大家,学习忍耐,学会放弃,学会付出,这不仅是学习的需要,也是人生的一种修炼。
尤其在这个“有问题,百度一下”的年代,大家要清醒地认识到:乔布斯靠“百度一下”创造不了苹果,屠呦呦靠“百度一下”摘不到诺贝尔奖。专注学习、自主自律才是硬道理。
真正的思想,来自于撬动整个地球的壮志豪情。
我们2018届有位同学,一直有个梦想,想走进牛津大学这所著名学府深造,将来为民族腾飞出份力、为中国富强做点贡献。目前他正在为梦想而努力。
他的家长告诉我,在家里,聊天、看手机的父母经常受到儿子的批评与教育,为此他是既汗颜又深为这个儿子骄傲。
今天中国高考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改革的方向是让既有扎实的基础,又有出众的综合能力的人在高考这个综合考场中胜出,在学习校内知识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同学把目光瞄准理想高校的自主招生,用拼搏和汗水来拥抱自己的梦想。
真正的思想,来自于一群志于道者的交流碰撞。
非洲有句谚语: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在避免数字化危害的过程中,一个积极向上的优秀团队尤其重要。
中学同学的友谊弥足珍贵,但“ 摇一摇、扫一扫”培养不出真正的必有我师的三人行,“真正的朋友,也绝不是靠一起玩“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电脑游戏培养起来的。它是在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和集体一起前进过程中被认可而形成的”。
你成长过程中应该有更多的“邢定玉、王红阳、朱小蔓、杨德广、徐光裕、吴铁军、张大春、董文钊式的九中学子的陪伴与滋养。
当然,真正的思想者还必须能享受孤独,既要灌输热烈的感情,又要拥有坚强的理智,唯其如此,才能在碎片化的喧嚣世界找到自己的一方天地。
中学生不要被圈养,更不要甘当炮灰
有位社会学家忧心忡忡地说:“我很害怕以后的世界,将会是一个可怕的两极分化的世界。一小批四肢发达、头脑复杂、家世富有、出身名校的超级精英,像圈养肥猪一样,统治一大群懒惰肥胖,肢体孱弱,空余时间都沉溺在虚拟世界里空虚度日的麻木御宅族,只要精英们乐意,随时让大家变炮灰。”
亲爱的同学们,你,愿意被圈养吗?你,甘当炮灰吗?
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生活在数字化时代,如果一个人清楚了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就可以让我们既充分享有数字化世界带给我们的机遇,又免受碎片化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新学期伊始,我殷切地希望你许下美丽的梦想,我更希望,你的梦想不因挫折而停止,不因时间而褪色,不因手机而破碎。
2018,守护梦想,勇敢飞翔!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