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略】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院校和专业?
2019-03-16 14:22:51 来源:广东睿博教育 评论:0 点击:
大学选对专业,人生真正成功一半!”学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你真的了解专业吗?今天就跟童靴们说说,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专业和院校?
大学选对专业,人生真正成功一半!”学考志愿填报正在进行中,你真的了解专业吗?今天就跟童靴们说说,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专业和院校?
首先是职业规划,大多数童靴都会以为这只是面临找工作的人或正在工作的人需要考虑的,其实这想法不够正确。
职业规划是人的一生都要进行的,高中生职业规划对其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高中生还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定位相关信息不是很了解,而且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受师长父母的影响还很大,这就给以后职业发展造成了很多阻碍。
中国有句古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只有在高中阶段弄清楚自己特长,兴趣才能明确地为自己立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目标,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强自己为了需要达到这个目标所必需的动力,同时要排除掉外界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尽量减少要走的弯路,才能早日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
其次是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分析并认识自己,同时结合自己对就业市场和形势的了解。根据职业定位,明确自己近期和长期的努力目标,这对自己的未来事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选专业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喜欢哪个行业,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学的轻松,而且成功的机率会更大。兴趣应该排在选择的第一位。
考生在平时学习当中,要不断发现和总结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特长,这样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会更加简单,比如:
喜欢语文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喜欢学习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喜欢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最后是专业和学校的抉择,这也是童靴们最关心的。如何上好大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分数,选对学校,挑好专业显得尤其重要。
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看一看社会上判断好大学的两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凭借口碑选择学校
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因为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公认的顶级大学,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具备超凡脱俗的实力,所谓的口碑实际上是来自于部分人群的更熟悉和更了解。
人们由于自身经历和生活中接受到的一些零散的信息,对有些大学比较熟悉以及产生了一些或好或坏的印象,而对另外99%的学校则是完全陌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见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即便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也都会受限于个人的经历和视野,很难对大部分学校的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依靠口碑推荐的方式来选择学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很高。
误区二:凭借重点选择学校
中国实行的是相对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便于管理和经费投入,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给大学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是否具备某种身份,实际上就成为判断大学层次的标志。
比如,高考招生时的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就是一种学校身份上的区分。而对于100多所一本院校,身份标签的种类就更多,比如是不是副部级、是不是设有研究生院、是不是有自主招生权,等等。
既不能迷信口碑,也不能依赖学校身份,那么应当怎样对大学进行区分呢?
第一,根据平时的平均成绩。目前中国大学录取学生的基本模式是学生填报志愿,然后由学校在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中按照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一所大学录取分数越高,能满足录取条件的学生比例就越低,说明在全国考生心目中这所大学就越好。
第二,考虑大学综合实力。好大学不仅培养本科生,而且培养研究生,此外还承担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高的认可度,因此也是择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专业选择不仅影响到人格的特征和能力的培养,还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很多学生盲目的做了选择,之后又几乎没有更改的余地,导致了很多学习积极性不高和毕业生就业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生努力争取转专业,也有的人去辅修专业、双学位、考证、跨专业考研,甚至有采用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来这一年更的办法来获得新的专业选择机会。且不说不就效果如何,学生本身必然对其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经济代价,其质量和效果也无法保障。
要想选择合适的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业选择,希望从事某种专业的选择,对选择专业的相对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是人们主观上对选择专业、追求专业和达到的水平、程度的向往。
专业选择既是个人理想的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在高考专业选择的行为中,学生是选择的主体,高考招生提供的专业是客体。一般来说,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1、个人因素,包括个人兴趣、个人理想、就业优势、身体条件等;
2、他人影响,包括父母态度、老师推荐、往届同学影响;
3、目标高校因素,包括院校知名度、就业情况、地理位置、综合实力、所选专业在院校中的实力;
4、当时专业“冷热门”影响;
5、社会因素,社会需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舆论导向等;
在专业选择时要避开几个典型误区:
1、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是相对的,是与社会需求相关的,当供大于求时,自然就业不容易。我们也能看到某些学科专业缺乏相应的人才,那么个别高校培养出这类人才就会成为“热门”人才。
2、根据自己的兴趣标准做选择
兴趣说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像想象中那样容易。就高中生来说,其兴趣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感兴趣,就一定能学好,但上了大学后却发现所选的专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尽管自己做出了很多努力,可学习成绩却不甚理想。
可见,有些兴趣只能作为业余爱好,而作为专业进行选择时还需慎重考虑。如果兴趣与能力优势不一致,学些专业时可能就会比较吃力。因此,高中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能力不能妄加判断,最好经过科学的测试,在纷繁的专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几个方向。
综上所述,你知道怎么选择院校和专业了吧!
做好职业规划
首先是职业规划,大多数童靴都会以为这只是面临找工作的人或正在工作的人需要考虑的,其实这想法不够正确。
职业规划是人的一生都要进行的,高中生职业规划对其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高中生还对自己的未来的职业定位相关信息不是很了解,而且在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受师长父母的影响还很大,这就给以后职业发展造成了很多阻碍。
中国有句古话,“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只有在高中阶段弄清楚自己特长,兴趣才能明确地为自己立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职业目标,并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增强自己为了需要达到这个目标所必需的动力,同时要排除掉外界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尽量减少要走的弯路,才能早日实现职业生涯的成功。
正确认识自己
其次是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性格、兴趣、爱好等,分析并认识自己,同时结合自己对就业市场和形势的了解。根据职业定位,明确自己近期和长期的努力目标,这对自己的未来事业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选专业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喜欢哪个行业,还要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专业,只有这样才能学的轻松,而且成功的机率会更大。兴趣应该排在选择的第一位。
考生在平时学习当中,要不断发现和总结自己的兴趣,挖掘自己的特长,这样在高考填志愿的时候会更加简单,比如:
喜欢语文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喜欢学习数学的同学,可以选择数学与应用数学、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
喜欢外语的同学,可以选择语言文学类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类、外国语言文学类、新闻学类的专业。
如何选择学校和专业
最后是专业和学校的抉择,这也是童靴们最关心的。如何上好大学?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
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考虑自身的分数,选对学校,挑好专业显得尤其重要。
进入主题之前,我们先看一看社会上判断好大学的两个常见误区:
误区一:凭借口碑选择学校
根据口碑选择大学只适用于极少数的情况,因为除了清华、北大等极少数公认的顶级大学,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具备超凡脱俗的实力,所谓的口碑实际上是来自于部分人群的更熟悉和更了解。
人们由于自身经历和生活中接受到的一些零散的信息,对有些大学比较熟悉以及产生了一些或好或坏的印象,而对另外99%的学校则是完全陌生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意见具有很强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即便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也都会受限于个人的经历和视野,很难对大部分学校的情况做出全面的判断。依靠口碑推荐的方式来选择学校,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很高。
误区二:凭借重点选择学校
中国实行的是相对集权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便于管理和经费投入,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给大学贴上了不同的身份标签,是否具备某种身份,实际上就成为判断大学层次的标志。
比如,高考招生时的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就是一种学校身份上的区分。而对于100多所一本院校,身份标签的种类就更多,比如是不是副部级、是不是设有研究生院、是不是有自主招生权,等等。
既不能迷信口碑,也不能依赖学校身份,那么应当怎样对大学进行区分呢?
第一,根据平时的平均成绩。目前中国大学录取学生的基本模式是学生填报志愿,然后由学校在志愿报考本校的学生中按照高考成绩择优录取。一所大学录取分数越高,能满足录取条件的学生比例就越低,说明在全国考生心目中这所大学就越好。
第二,考虑大学综合实力。好大学不仅培养本科生,而且培养研究生,此外还承担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职能。综合实力强的大学在学术界和社会上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更高的认可度,因此也是择校时需要参考的重要指标。
专业选择不仅影响到人格的特征和能力的培养,还关系到未来的就业。很多学生盲目的做了选择,之后又几乎没有更改的余地,导致了很多学习积极性不高和毕业生就业问题。
越来越多的学生努力争取转专业,也有的人去辅修专业、双学位、考证、跨专业考研,甚至有采用退学重新参加高考来这一年更的办法来获得新的专业选择机会。且不说不就效果如何,学生本身必然对其付出更多的精力、时间和经济代价,其质量和效果也无法保障。
要想选择合适的专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业选择,希望从事某种专业的选择,对选择专业的相对稳定的认识、评价、态度、方法、心理倾向,是人们主观上对选择专业、追求专业和达到的水平、程度的向往。
专业选择既是个人理想的体现,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表达。在高考专业选择的行为中,学生是选择的主体,高考招生提供的专业是客体。一般来说,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会考虑以下因素:
1、个人因素,包括个人兴趣、个人理想、就业优势、身体条件等;
2、他人影响,包括父母态度、老师推荐、往届同学影响;
3、目标高校因素,包括院校知名度、就业情况、地理位置、综合实力、所选专业在院校中的实力;
4、当时专业“冷热门”影响;
5、社会因素,社会需求、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舆论导向等;
在专业选择时要避开几个典型误区:
1、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是相对的,是与社会需求相关的,当供大于求时,自然就业不容易。我们也能看到某些学科专业缺乏相应的人才,那么个别高校培养出这类人才就会成为“热门”人才。
2、根据自己的兴趣标准做选择
兴趣说来简单,用起来却不像想象中那样容易。就高中生来说,其兴趣多是表层的、不稳定的。有的同学认为只要感兴趣,就一定能学好,但上了大学后却发现所选的专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尽管自己做出了很多努力,可学习成绩却不甚理想。
可见,有些兴趣只能作为业余爱好,而作为专业进行选择时还需慎重考虑。如果兴趣与能力优势不一致,学些专业时可能就会比较吃力。因此,高中生对自己的专业兴趣和能力不能妄加判断,最好经过科学的测试,在纷繁的专业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几个方向。
综上所述,你知道怎么选择院校和专业了吧!
上一篇:高职高考被录取后还能参加普通高考吗?
下一篇:3+证书填报志愿时要注意哪些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