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考同学们,备考复习请放下“手机”!
2019-07-20 16:24:50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 评论:0 点击:
世界卫生大会最新确认:游戏上瘾是病!
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大会审议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其中,将“游戏障碍(gamingdisorder)”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
7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游戏障碍的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指出,中国多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游戏相关问题患病率为3.5%~17%。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亚洲国家患病率可能高于欧美国家。
什么是游戏障碍?
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时长、结束、场合等失去控制;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
就像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在门诊中曾经接诊过的案例。
那是一个初中生的家长。孩子喜欢玩游戏,家长允许他玩到晚上10点,然后家长就把手机没收,看着孩子关门睡觉。结果孩子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非常困难,如果一直睡,可以睡到上午11点。家长以为孩子有睡眠障碍,带着孩子来到门诊求助。陆林告诉家长,孩子半夜肯定没有睡觉,让家长半夜起来确认孩子的情况。
果然,孩子晚上睡到凌晨1点以后,起来悄悄拿到手机,玩到早晨5点,再把手机放回去,接着睡觉。陆林在门诊中遇到了很多因网络游戏成瘾而没时间睡觉的中学生,有的家长睡前把网络关了,孩子半夜起来再把网接上继续玩游戏。陆林说,来我们医院就诊的孩子都已经比较严重了,因为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不得不暂停学业。
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
陆林分析,主要原因是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和父母同学的交流少,导致手机成了孩子的重要“陪伴”;此外,父母、老师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也“逼着”孩子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打怪升级、发号施令等行为反而让孩子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专家共识指出,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不足,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不良,学校氛围较差等也与游戏障碍的发生相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的发病风险有关;监护人不能陪伴或监护不力的儿童青少年可能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游戏障碍会带来什么后果?
游戏障碍可导致躯体问题、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躯体问题包括睡眠不足、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良、胃溃疡、癫痫发作等,严重者可因久坐形成下肢静脉栓塞,甚至引发肺栓塞而猝死;精神行为问题包括易怒、焦虑、攻击言行、抑郁、负罪感等;社会功能损害包括拒绝上学和社交活动,家庭冲突增多,重要关系丧失,学业成就、职业绩效受损等。
游戏障碍常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社交恐怖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游戏障碍的自然病程尚未得到清晰认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差别较大。如有研究报告84%的患者在2年后的追踪调查中依然处于病理性状态;但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仅26.5%患者在2年之后随访中依然有游戏相关问题,在5年追踪中症状严重程度会发生中等程度的下降等。
怎么区分游戏障碍与正常游戏行为?
如果反复游戏行为是以促进社交、缓解无聊、调节情绪等为目的,并且缺乏游戏障碍的其他必要特征,则不能诊断为游戏障碍。
游戏障碍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即由不玩游戏开始,经过娱乐性偶尔游玩至高频度游玩阶段,最终发展成失控性行为。
有什么预防措施?
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儿童青少年等患游戏障碍的高危人群,在个体层面应从情绪调控、认知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应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的科普宣传工作,改善家庭关系与亲子沟通能力,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
专家建议应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出台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专门规范和净化网络环境的政策措施。并开展针对游戏障碍的药物、社会心理治疗相关研究。
7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了关于游戏障碍的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指出,中国多项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游戏相关问题患病率为3.5%~17%。综合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游戏障碍患病率平均约为5%,且保持相对稳定。游戏障碍者以男性、儿童青少年人群为主,亚洲国家患病率可能高于欧美国家。
什么是游戏障碍?
是指一种持续或反复地使用电子或视频游戏的行为模式。
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对游戏行为的开始、频率、时长、结束、场合等失去控制;游戏优先于其他生活兴趣和日常活动;尽管已经因游戏产生了负面后果,但依然持续游戏甚至加大游戏强度。
就像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陆林在门诊中曾经接诊过的案例。
那是一个初中生的家长。孩子喜欢玩游戏,家长允许他玩到晚上10点,然后家长就把手机没收,看着孩子关门睡觉。结果孩子第二天早晨7点起床非常困难,如果一直睡,可以睡到上午11点。家长以为孩子有睡眠障碍,带着孩子来到门诊求助。陆林告诉家长,孩子半夜肯定没有睡觉,让家长半夜起来确认孩子的情况。
果然,孩子晚上睡到凌晨1点以后,起来悄悄拿到手机,玩到早晨5点,再把手机放回去,接着睡觉。陆林在门诊中遇到了很多因网络游戏成瘾而没时间睡觉的中学生,有的家长睡前把网络关了,孩子半夜起来再把网接上继续玩游戏。陆林说,来我们医院就诊的孩子都已经比较严重了,因为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注意力无法集中,导致不得不暂停学业。
孩子为什么沉迷游戏?
陆林分析,主要原因是户外活动时间减少、没有其他兴趣爱好、和父母同学的交流少,导致手机成了孩子的重要“陪伴”;此外,父母、老师以批评为主的教育方式也“逼着”孩子喜欢玩游戏,因为在游戏中打怪升级、发号施令等行为反而让孩子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提升”。
专家共识指出,社会支持和人际沟通不足,师生关系或同学关系不良,学校氛围较差等也与游戏障碍的发生相关。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和教养方式与儿童青少年游戏障碍的发病风险有关;监护人不能陪伴或监护不力的儿童青少年可能有更高的发病风险。
游戏障碍会带来什么后果?
游戏障碍可导致躯体问题、精神行为问题及社会功能损害。躯体问题包括睡眠不足、昼夜节律紊乱、营养不良、胃溃疡、癫痫发作等,严重者可因久坐形成下肢静脉栓塞,甚至引发肺栓塞而猝死;精神行为问题包括易怒、焦虑、攻击言行、抑郁、负罪感等;社会功能损害包括拒绝上学和社交活动,家庭冲突增多,重要关系丧失,学业成就、职业绩效受损等。
游戏障碍常与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睡眠障碍、人格障碍、社交恐怖症等其他精神障碍共病。
游戏障碍的自然病程尚未得到清晰认识,不同研究之间的结论差别较大。如有研究报告84%的患者在2年后的追踪调查中依然处于病理性状态;但也有一些研究提出,仅26.5%患者在2年之后随访中依然有游戏相关问题,在5年追踪中症状严重程度会发生中等程度的下降等。
怎么区分游戏障碍与正常游戏行为?
如果反复游戏行为是以促进社交、缓解无聊、调节情绪等为目的,并且缺乏游戏障碍的其他必要特征,则不能诊断为游戏障碍。
游戏障碍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即由不玩游戏开始,经过娱乐性偶尔游玩至高频度游玩阶段,最终发展成失控性行为。
有什么预防措施?
专家共识指出,对于儿童青少年等患游戏障碍的高危人群,在个体层面应从情绪调控、认知控制、人际交往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所处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应重点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应对技能的科普宣传工作,改善家庭关系与亲子沟通能力,关爱儿童青少年心理需求。
专家建议应以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为契机,出台保护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专门规范和净化网络环境的政策措施。并开展针对游戏障碍的药物、社会心理治疗相关研究。
上一篇:中职与普高同等重要!推荐是三个专业!
下一篇:放下手机,世界会更精彩!